今年8月,由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撰的《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一书中提到,目前从事外卖工作的群体可能已超过1000万人。此外,2018—2021年,全职骑手的平均劳动时长明显增加。2018年每天劳动时间超过10小时的骑手为36.5%,2021年该数值已上升为62.6%。

  

  如果每天工作10小时,那么每周的工作时间将达到70小时。

  

  根据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5小时的人群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更高,这种风险在男性中尤为显著,且男性因过度工作而导致的死亡率也更高。

  

  近年来,外卖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平台规则越来越多,骑手一旦加入平台,便不自觉地受到算法驱动,不得不遵循其中的游戏规则,持续地奔波于工作之中。

  

  然而,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正悄然增加着骑手们发生猝死的风险。

  

  2019年12月3日,南京市秦淮区一名49岁的外卖员倒在了出租屋内,邻居发现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邻居称其每天早上7点就去上班,一直到晚上8点才回来。

  

  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下,留给亲人的是无尽的痛苦。更悲哀的是,外卖员在跑单路上如果发生意外,可能难以获得或仅能获得极少的赔偿金。

  

  2020年12月21日,北京43岁的外卖员韩某伟通过“蜂鸟众包”APP进行日常的接单配送工作,这一天他一共接了36单,然而在送第33单的路上永远倒下了。

  

  平台称,韩某伟与平台并非雇佣关系,只能出于人道主义给2000元抚恤金,其他由保险公司理赔。韩某伟的妻子最终仅拿到了3万元的赔偿金,而家里还有干农活的双亲以及2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需要养活……

  

  39深呼吸了解到,2018年后,外卖平台主要以外包的形式将外卖骑手的招募与管理委托给第三方劳务公司。绝大多数外卖员搞不清平台与第三方劳务公司的关系,有的甚至不在意自己与谁签订了协议。因此,每当面临劳务纠纷时,外卖员及其家属都有“一脚踩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没有任何工作,值得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生命的消逝本应当引起人们的警醒,然而在愈发内卷的外卖行业中,消耗生命的悲剧却持续上演着。

  

  老梁告诉39深呼吸:“现在送外卖没有以前好做了,前几年努努力还能月入过万,现在多数在5000到8000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