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第一天,以微笑服务见长的日本开始实施全国首个《防止顾客骚扰条例》。
长久以来,日本服务业以“精心款待(おもてなし)”的待客哲学闻名,以能预见顾客需求,并在顾客提出需求之前就能满足为目标。在此社会氛围下,顾客提出诉求的边界似乎也变得模糊,甚至出现骚扰事件。
据东京都厅网站消息,为实现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东京都去年10月制定了《防止顾客骚扰条例》,并在都议会上获得通过。条例将骚扰定义为 “顾客在业务方面对从业者造成严重困扰、损害工作环境”。指南规定,强迫从业者下跪、持续长时间打电话重复诉求、未经许可在社交平台发布从业者的照片或姓名工牌等,都属于骚扰行为。
条例中的相关方针给出了面对面接触、电话、网络等不同场景下的应对方式,企业根据情况可以禁止一些顾客再次进店。不过,条例也规定企业和公共机构不得侵犯消费者和居民的权利,比如要确保合法索赔不受限制。
尽管这是一个不设处罚措施的“理念条例”,但表明了企业应对从业者担负的保护责任。东京都政府正建议各个行业和公司积极推广,建议行业协会为其旗下企业编写手册和应对指南,为受害从业者建立咨询中心。
继东京都制定条例后,北海道和群马县紧随其后,各自的议会通过《防止顾客骚扰条例》,内容与东京都的相似,也同步于4月生效。今年3月11日,日本政府决定在内阁会议上修改劳动政策综合推进法,要求所有公司防止客户骚扰。
战后日本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提升,到21世纪10年代已经成为该国重要经济支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七成,此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日本走向服务经济之际,劳动力短缺问题严峻,防止顾客骚扰的相关规定出现,似乎预示着“客户是神”的服务文化在令和时代到达转折点。
评论列表